成都商報記者 鎖千程
  攝影記者 張士博
  知道兒子劉建國在運送愛心物資途中遭遇車禍後,劉端元給他發去了這樣一條短信:“建國,你好好養病,等你病好了,我們一起去完成(送物資),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!”由於頸椎出現了骨折和錯位,劉建國至今仍然戴著護具———這個以前被稱為“劉公子”的漢子,在錦江區三聖街道幸福社區任黨委書記、三聖鄉“劉家花園”農場主父親的影響下,近年來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之中,他在這裡找到了認同感和歸宿感。致富後,父子倆用自身行動熱心幫助身邊困難群眾,積极參与社會助殘扶貧事業。今年,39歲的劉建國從父親手中接過了愛心事業的接力棒,他將把行善助人傳承下去……
  父親事跡
  ●5·12汶川地震期間,劉端元向災區捐款25000元,他還發動自己的農家樂員工捐款4850元,為災區送上了一份小小的心意。
  ●2010年,錦江區殘聯在劉家花園舉行了“慶國慶,迎中秋殘疾人聯誼會”,他為參會的300多名殘疾人每人準備了一份價值300多元的禮物。
  ●從2012年起,每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,他都自掏腰包,張羅著給社區老人過節。2012年邀請老年人一起吃飯,坐了150多桌。2013年花費20餘萬,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和殘疾人每人送十斤米和五升油。除了幸福社區的老人有福,相鄰幾個社區的殘疾人和部分老年人也都分享了“幸福”,共計超過1600人領到了米和油。
  ……
  ■10年前他被稱為“劉公子”,生活基本由睡覺、打牌、唱歌構成
  ■10年後他積极參与助殘扶貧,在一次運送愛心物資途中遭遇車禍
  ■是什麼改變了他?他的背後,站著一個入選“中國好人”的父親
  父
  劉端元,65歲。中共黨員,錦江區幸福社區黨委書記,錦江區三聖鄉農家樂“劉家花園”董事長,成都市道德模範,致富後熱心幫助身邊困難群眾,積极參与社會助殘扶貧事業。2013年入選“中國好人”。
  子
  劉建國,39歲。從2013年開始,跟隨父親劉端元遠赴甘孜爐霍獻愛心,為改變當地落後面貌出錢出力,並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業。
  情
  知道兒子在運送愛心物資途中遭遇車禍後,劉端元發去一條短信:“建國,你好好養病,等你病好了,我們一起去完成(送物資)!”
  遇險
  遠赴甘孜送物資
  天降冰雹翻了車
  6月10日中午1時許,一輛滿載物資的客車駛出錦江區三聖鄉“劉家花園”大門。劉端元的臉上露出喜悅。一旁,站著他的兒子劉建國,這一車物資,是父子二人捐贈給甘孜爐霍縣新都鎮活動中心的電子顯示屏和電腦,以及給爐霍縣學生們帶去的學習用品等,價值20餘萬元。
  從2013年開始,劉端元和兒子劉建國遠赴甘孜爐霍獻愛心,為改變當地落後面貌出錢出力,並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業。去年8月,劉端元、劉建國就曾來到爐霍縣,向爐霍縣捐贈電腦30台,為貧困學生和孤兒捐贈新衣服200件,總價值12萬餘元。今年5月初,擔心年事已高的父親,無法適應高原複雜的氣候環境,劉建國主動請纓運送愛心物資。由於長期受父親的影響,劉建國對參與公益事業也非常熱心,這是劉端元最大的欣慰。
  這批物資本該在5月6日到達受捐地。但一場車禍打亂了劉家父子的計劃。5月6日中午,車行至折多山時,由於突降冰雹和大雪,使得道路變得異常難行。劉建國所乘的汽車衝出道路,翻了3個跟頭才停下來。車禍導致劉建國的頸椎出現了骨折和錯位。車禍不僅導致電子顯示屏和車輛嚴重損壞,也讓劉建國經歷了生死考驗。
  守諾
  “東西壞了可再買
  人傷了會站起來”
  劉端元不知道,電話是劉建國蘇醒之後才打給他的。在這之前,劉建國整整昏迷了7個小時。“建國,你好好養病,等你病好了,我們一起去完成(送物資),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!”劉建國清晰地記得,這是父親知道他受傷的消息後發來的短信。
  車禍讓愛心之旅蒙上了一層悲情色彩,人員負傷、貨物受損,汽車也面目全非。“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在挫折面前低頭的人,東西壞了可以再買,汽車壞了可以修,人受傷了還會站起來!”劉端元把運送物資再度提上了日程。儘管有一些人勸他,說心意盡到就可以了,沒有必要再冒風險,劉端元搖了搖頭,“給當地都說了,怎麼能失信,我們絕不會退縮。”
  6月11日晚上,一行人終於抵達爐霍縣新都鎮望果社區活動中心。大家顧不得旅途疲憊,開始裝卸設備。為活動中心搭建一塊大型LED顯示屏,是劉端元父子此行的主要目的。此外,劉家父子還帶去了13台筆記本電腦和6台台式電腦,用於改善當地政府的辦公條件。
  劉端元捐贈的物資中,有很大一部分是送給爐霍縣二完小的孩子們的禮物。這些玩具和學習用品對當地孩子來說,都充滿了新奇,扎西登昭就是其中一位。小登昭說,這是他14歲以來收到的最好的禮物。劉端元向所有孩子許了一個願望,明年他和劉建國還會帶禮物來看他們,就在兒童節的時候,父子倆要給這裡每一個孩子送一份禮物……
  交班
  父親成立關愛中心
  交給“公子”打理
  6月13日凌晨,一行人從爐霍縣啟程返回成都。坐上車,望著前排熟睡中的劉建國,劉端元的眼中透出慈祥的愛意。“我對他的管教很嚴,他也很爭氣,現在更是深深愛上了公益事業,我就愈發放心了。”劉端元說,39歲的劉建國已經成為他合格的接班人。
  作為“中國好人”的劉端元,對劉建國期望頗高,把兒子培養成為“好二代”是他一直以來的心愿。不過,在10年之前,劉建國還是朋友們眼中的“劉公子”,他對做公益也有些許的抵觸心理。
  時間回到2003年。那時,劉建國的生活基本就是由睡覺、打牌、唱歌構成。劉端元看在眼裡,心中十分著急。在他的鼓勵下,2004年劉建國開始創業。
  多年來,劉端元一直很關註殘疾人的生活,逢年過節,他都會到殘疾人家裡,瞭解他們的生活近況,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,盡己所能去關心、幫助他們。2009年之前,每逢過年的時候,劉端元就會給全鄉的殘疾人發腊肉、發米。後來,與殘疾人接觸的時間多了,劉端元漸漸領悟到“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”的道理,關愛殘疾人,要解決他們的就業、創業問題,幫扶殘疾人創業致富,讓他們抬起頭生活……
  2009年,劉端元出資修建了一個占地幾十畝的“成都市錦江區殘疾人生態種植基地”,他把這個項目交給劉建國打理。2011年3月,成都市錦江區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在錦江區民政局登記成立,劉端元指定的負責人也是劉建國。
  抵觸
  有人認為是炒作
  他差點不想幹了
  “我們這樣做,有人認為是自我炒作!”劉建國說,起初,身邊的質疑,令他也產生了抵觸心理,甚至有“不想幹了”的念頭。不過,集就業培訓、養老關愛等為一體的關愛中心,本著回饋社會、服務弱勢群體的宗旨,面向全區殘疾人和老年人免費開放。漸漸地,質疑不見了,還有不少人向劉建國豎起了大拇指。
  關愛中心不僅為殘疾人和老人免費提供茶水、定期理髮、定期健康咨詢等服務,還為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,開業那天就一次招收了20名殘疾人,每月工資按正常職工的工資計算,為他們購買社保和綜合保險,解決了殘疾人的就業生活問題,變單純輸血為造血。
  關愛老人,是劉端元一直所崇尚的。他認為:老人,為家庭奉獻,為社會奉獻,是知識的寶庫,是智慧的鑰匙,關愛老人,不單單是一個家庭、一個孩子的事,還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。所以,每年重陽節,他都會想辦法讓社區的老人們過個快樂的節日。
  剛開始的時候,他主要是買禮品去看望老人家,但從2012年開始,劉端元改變了給老年人過重陽節的方式,他出資請社區里的老人到“劉家花園”吃熱熱鬧鬧的團聚餐,讓社區的老人們聚一聚、聊一聊。2013年,劉端元則為每個老人準備了一袋大米、一桶油作為節日禮物。他說:“我做這些,一方面,是關愛老人,讓老人們感受社會的關愛,老有所樂,開心、幸福地生活;另一方面,是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,弘揚中華民族尊老、敬老、愛老的傳統美德,帶動更多的社會成員一起關愛老人。”
  父親的一言一行,對劉建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。“我肯定會沿著父親的愛心腳步一路走下去!”劉建國說,不僅自己會接好父親的班,他也會從小教育自己的兩個孩子,將行善助人之路一代代延續下去。
  兒子心聲
  以前打一場麻將輸三五萬
  現在很後悔
  去年,為幫助殘疾人創業致富,劉端元、劉建國一起策劃幫殘疾人創業開店的事情。今年2月27日,位於水杉街871號的“自強飾品店”正式開業。自強飾品店的店長和兩位員工都是殘疾人,店內的所有作品都出自他們之手。劉家父子出資為他們包辦了飾品店創業所需的店面和店內的裝修,幫他們把作品賣給愛心人士,讓他們得到一份收入,鼓勵、幫助身邊的殘疾人通過創業致富。
  作為“劉家花園”總經理、成都市錦江區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的負責人,劉建國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現在,關愛中心的殘疾人員工每個月普遍都能領到2000多元工資,關愛中心還會不定期組織他們去郊游,在這裡,沒有人會對殘疾人有歧視和偏見,至今也沒有一名殘疾人因為受歧視而離開企業。
  想當年,打一場麻將輸個三五萬,對劉建國來說是常事,他現在想起來都後悔。“拿那些錢去幫助人,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?你想想!”劉建國反問記者。片刻之後,他繼續說,幫助別人,不僅能解決他人的困難,更重要的是,受此影響今後受助者很可能就會變成救助者,“處處都是關心、關懷,想起都巴適!”劉建國笑著說。
  在劉建國心目中,父親是他尊敬而又崇拜的。聊起劉端元多年來的善舉,劉建國心潮澎湃,眼神中滿是欽佩。
  1981年,大多數農民還在為填飽肚子種植糧食的時候,劉端元就開始種花、賣花,憑著勤勞致富。“我先富了,我會把我的經驗傳給鄉親們,和大家一起勤勞致富。”劉端元富裕了,心裡總是惦記著回饋社會,總想帶著大伙共同致富。就這樣,左鄰右舍也開始種植經濟作物,他便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,哪家在種植中有難題,他就主動給他們提供幫助……
  後來,劉端元又第一個在三聖鄉辦起了農家樂,又帶動了一部分人往農家樂方向發展,大伙兒的家境都變得寬裕起來。
  1998年,幸福社區有兩個組的所有溝渠被堵塞,又遭遇連續兩個月的高溫,導致莊稼地滴水未進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劉端元自掏腰包,出資請人打井,徹底解決了周邊100餘戶村民飲用水和近500畝土地作物的灌溉問題。
  “父親是我最好的老師,從他身上我學會了該如何做人做事!”劉建國如是說道。
  (原標題:一個“好二代” 兒子送愛心,路上出車禍 父親發短信:傷好一起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b80vbpo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